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299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趙叔愚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11-23 04:16:16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趙叔愚

 

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

 

趙叔愚(1889~1928)原名崇鼎,字叔愚,後以字行,北平市人。

 

民國三年(1914)秋季,考入金陵大學農學系第一屆。

 

七年(1918)夏季畢業,即留母校任教。

 

十年(1921)冬季,原設立之「實際教育調查社」、「新教育共進社」、「新教育編輯」等教育學術團體合併組成「中國教育改進社」,總社設在北京,趙氏為該社主要人員之一。

 

十一年(1922)夏季,前往美國,專門學習農業推廣教育。

 

十三年(1924)夏季返國。

 

同年秋季,應聘擔任東南大學農科教授。

 

十五年(1926)五月,「中華職業教育社」、「中華教育改進社」、「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」與「東南大學農科、教育科」等團體,為求聯合改進我國農村生活,共同成立董事會,從事試辦畫區改進農村工作。

 

趙氏任該會之「調查設計委員會」主任。

 

同年七月,以江蘇省崑山徐公橋為第一試驗區,趙氏出任董事會執行部主任。

 

十月成立「徐公橋聯合改進農村生活事務所」。

 

十七年(1928),徐公橋試驗區改由「中華職業教育社」獨立繼續辦理。

 

民國十五年(1926)底,趙氏與陶行知等以生活教育理論為基礎,在南京曉莊籌辦一所試驗性質之師範學校。

 

次年三月,正式成立「南京市試驗鄉村師範學校」,後來簡稱為「曉莊師範」,陶行知為校長,趙氏為院長。

 

十七年(1928)四月,「江蘇大學民眾教育學校」在蘇州成立。

 

六月江蘇大學改稱「國立中央大學」,該校遂改名為「中央大學區立民眾教育院」,校長亦改稱院長。

 

次月,趙氏繼任院長。

 

同時中央大學區為改善農民生活,籌建「勞農學院」,趙氏兼任籌備員。

 

九月病逝,得年四十歲。

 

後來,兩院合併,成立「江蘇省立教育學院」。

 

所著計有[農村教育學參考材料]、[鄉村教育叢輯];

 

譯有畢特曼之[鄉村教育經驗談]等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幣 +500 收起 理由
天梁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5-5 06:24 , Processed in 0.406266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